欧洲大哥靠不住!德国带头削减百亿,乌克兰千亿军费这下悬了
这酒席啊,眼看就要散了。
刚开席那会儿,大伙儿推杯换盏,称兄道弟,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。
可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激情一过,剩下就是谁来买单的尴尬了。
乌克兰就是那个还在桌上高喊“再来一箱”的兄弟,一张嘴,就是2026年得有1200亿美元的军费预算。
我看到这数字,第一反应是掏出手机数了数到底有几个零,这哪是预算,这简直是想把银河系买下来。
话音还没落呢,坐在主座的德国老大哥,没吭声,默默地把自己的钱包往里揣了揣,还顺手把给乌克兰的输血管拧细了一点——106亿欧元,就这么没了。
这一下,整个酒桌的气氛就微妙起来了。
说白了,这已经不是钱的事儿了,这是人心散了。
想当初俄乌冲突刚爆发,整个西方世界那叫一个同仇敌忾,今天送“豹2”坦克,明天给IRIS-T防空系统,那架势,仿佛正义的铁拳马上就要砸烂一切。
德国更是表现得像个仗义疏财的“欧皇”,要啥给啥。
可仗打到现在,打成了烂仗,泥潭里摸爬滚打,谁都累了。
尤其是德国自己,家里经济复苏跟得了“老寒腿”似的,一步三喘,国内老百姓怨声载道,朔尔茨再打肿脸充胖子,自家选民也不答应啊。
所以你看,德国人现在开始掰扯“援助效率”了。
这词儿翻译过来就是:以前给钱是情分,现在得算算了,你拿我的钱,是打了水漂还是听了个响?
这账一算,情分就淡了。
本来指望着德国军工大厂加班加点赶制新坦克的乌克兰,现在可能只能收到一张写着“合同待议”的便条。
这剧本是不是有点熟悉?
像极了那些创业公司,一开始靠着天使投资人的热血烧钱,数据做得漂漂亮亮,一旦投资人开始要求看利润表,立马就露了底裤。
现在的乌克兰,就是那个等着A轮、B轮、C轮融资续命的公司,而德国,就是那个突然变得冷静和现实起来的投资人。
更要命的是,德国这一“踩刹车”,直接引发了连锁反应。
你以为就他一个吗?
大洋彼岸的美国,国会里的共和党大佬们早就想把援助的阀门给关了,每次拜登要打钱,都得费九牛二虎之力。
欧盟内部,匈牙利那样的“异类”更是巴不得赶紧散伙。
也就波兰、英国这些跟俄罗斯有“世仇”的国家还在硬撑,但问题是,他俩就算把自家兵工厂的螺丝都拧下来送过去,也填不上这个巨大的窟窿。
所以乌克兰急了,除了那个1200亿的“长期饭票”,最近又伸手要了600亿美元的“救命钱”。
可如今这光景,谁还敢轻易开这张支票?
说到底,战争打到最后,拼的根本不是一两件先进武器,也不是一两次战斗的胜利,拼的是国力,是血条厚度,是整个国家机器的耐力。
更残酷的是,它还要拼你的“朋友圈”靠不靠谱。
当盟友的热情冷却,当支持的话语变得客套,当真金白银的援助开始附加各种条件,那才是最危险的信号。
战场上的炮火或许还能躲,但这种来自盟友背后的寒意,是躲不过去的。
这1200亿的愿望清单,最终可能只会变成一张废纸,提醒着基辅:成年人的世界,没有救世主,能靠的,从来只有自己。
可问题是,他们还撑得住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