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硬刚美国关税,关键时刻,中国递出橄榄枝
特朗普的关税炸弹在深夜引爆,四条推文把印度踢进25%关税的“惩罚名单”。 莫迪政府纹丝不动,印度人民党议员罗德里格斯直接呛声白宫:“威胁对我们没用! ”当韩国签下3500亿美元投资协议、欧盟日本接受15%“盟友税率”时,这个南亚大国为何敢单挑美国?
莫迪的硬扛背后是数亿农民的饭碗。 美国要求印度零关税开放大豆和乳制品市场,这意味着旁遮普邦的豆农将面临粮价暴跌30%的生存危机。 2020年农业改革引发全国抗议的教训太深刻,莫迪绝不敢再踩这颗地雷。 致命的是军备命脉,印军70%主战装备依赖俄罗斯,从苏-30MKI战机到S-400导弹系统,美国却要求立刻切断俄制武器采购。 新德里军事专家直言:“接受条件等于自废武功。 ”
中国突然递出橄榄枝。 7月23日,印度宣布恢复对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,这是2020年边境冲突后的首次松动。 《印度快报》披露政府正在解除对科技、电信领域的中企禁令,新能源合作也被提上议程。 泰米尔纳德邦的富士康工厂里,流水线上70%手机零件贴着中文标签;北方邦制药厂的活性药物成分60%依赖江苏供应商。 莫迪的“印度制造”计划推行十年,制造业占GDP比重反而从16%跌到13%,现实逼着他重新审视对华政策。
特朗普的报复来得更快。 7月31日美巴签署页岩油开发协议,伊斯兰堡街头挂满两国国旗。 白宫主人不忘补刀:“说不定巴基斯坦会把油卖给印度? ”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趁势提议重启中俄印三边机制,北南能源管道蓝图被摊上谈判桌。 印度商务部报告显示,15万吨中国大豆油正在加尔各答港卸货,创下三十年单批进口纪录。
莫迪的豪赌正让普通印度人付出代价。 8月1日关税生效后,印度汽车零件在洛杉矶港堆积如山。 孟买家庭主妇为暴涨45%的食用油价格痛哭,班加罗尔程序员看着美股账户蒸发30%资产。 政府官网被抗议农民挤到瘫痪,反对党打出巨幅标语:“用关税换尊严值吗? ”苹果金奈工厂的质检报告显示:当地组装的iPhone良品率比深圳低13%。 中国工程师被限制入境期间,十条生产线停转三天。印度制造业困在15%的GDP占比里,比中国落后十二个百分点。
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水电站控制室,中国技术员调试着巨型涡轮机。 恒河平原的灌溉命脉悬在邻国指尖,这个事实让新德里谈判代表在会议桌上突然沉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