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民国26位海军名将,其中有6人是国民党中将

旧中国的海军,发源于福建马尾,崛起于海疆,最终在闽粤归于一统。民国时期的海军,以福建为盛,其次是广东、青岛、东北、电雷四大支系,它们共同构成了民国海军的雏形。

那么,民国时期,我国都有哪些海军名将呢?

民国时期的海军错综复杂,但总体来说,分为闽系、粤系、青岛、东北、电雷五大派系。

闽系海军由前清南洋水师发展而来,它的代表人物有黄钟瑛、萨镇冰、李鼎新、刘冠雄、杜锡珪、陈绍宽等。

粤系海军由孙中山在护法运动中创建,它的代表人物有程璧光、林永谟、林葆怿、陈策、林颂庄等。

青岛系海军创建于1919年,它是东北海军的支系,代表人物有沈鸿烈、凌霄、刘田浦等人。

东北海军是张作霖在1918年创始,代表人物是王崇文、毛钟才、陈世英、林添寿、谢刚哲。

电雷系则是欧阳格在1933年创始,它起自国民党江阴军政部电雷学校,代表人物有欧阳格、冯涛、萨福畴、刘勋达、包鸿逵等。

下面即是民国时期我国海军26位名将,看看你们知道多少。

1、曾以鼎(1888年—1957年),国民党海军中将,福建闽县人,烟台海军学校毕业。

曾以鼎是闽系海军的代表人物,早在直奉战争期间,他就协助兄长曾毓隽控制全国海军,是北洋第二舰队的舰队长。抗战爆发后,曾以鼎以“海容“舰长的身份参加抗战,在此期间,他参加了江阴、武汉等会战,因功晋升为国民党海军参谋长。

曾以鼎虽是旧军队出身,但他却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。解放战争结束后,他出席新中国海军座谈会议,后华东海军创建,他担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主任。1957年11月,因为积劳,他不幸在上海病逝,享年70岁。

2、田士捷(1887年—1963年),国民党海军中将,江苏江阴人,烟台海军学校毕业。

田士捷是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“肇和”舰舰长,早年间,他曾在北京政府任职,1918年南下广州。1922年,受孙中山先生感召,田士捷参加广东海军组建,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,他当选为国民党海军参军处中将局长。

3、杨宣诚(1889年—1962年),国民党海军中将,湖南长沙人,美国加州大学毕业。历任湖南省政府交涉司司长、驻日海军武官、南京国民政府参谋本部第二厅处长、军事委员会外事局局长等职。

杨宣诚原是清朝楚泰舰的枪炮官,辛亥革命胜利后,他参加了革命军,成为了南京革命政府的海军选调官。

抗战时期,杨宣诚主要负责国民政府情报工作,当时,他侦测出了日军要袭击美国珍珠港的信息,但却没有引起国党高层的重视。后来,日军果真袭击珍珠港,杨宣诚因此晋升中将。

1947年,受陈诚委派,杨宣诚赴台湾担任台湾省政府顾问。1962年3月,他因病在台北去世,享年73岁。

4、刘德浦(1896年—1979年),福建建瓯人,烟台海军学校毕业。早年曾在海军雷电学校进修,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,参加海军测量局工作,成为了国民党海道测量局的局长。

刘德浦参加过抗战,日军侵闽之际,他曾组织海军第二舰队抗日,并立下大功。解放后,他再任上海海军测量学院教授,位居副部级。

1979年3月12日,刘德浦因病去世,享年83岁。

5、陈恩焘(1861年—1956年),福建福州人,福州船政学堂毕业。1894年参加甲午黄海海战,1904年创建山东高等学堂,是民国闽系海军的重要将领。

陈恩焘支持革命,反对内战,1918年后,他相继担任北洋政府海军海政司司长、海军海道测量局局长等职,是我国第一任海道测量局局长。1956年11月7日,他因病在北京病逝,享年95岁。

6、吴子漪(1896年—1960年),浙江青田人,毕业于上海法政大学。曾任国民党第18军军需处长、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第五署署长、台湾土地银行监察委员等职。吴子漪是陈诚的同学,他于1949年退往台湾,1960年在台北病逝。

7、林元铨(1888年—1950年),国民党海军中将,福建闽县人,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。曾任清朝“海琛”巡洋舰候补副、“通济”舰帮带、南京革命政府海军部“建威”炮舰枪炮副、“江贞”炮舰副舰长、“楚有”炮舰舰长、南京国民政府海军军械处处长等职。

林元铨是从南洋水师走出来的战将,辛亥革命胜利后,他参加革命军,成为了南京政府的高级将领。

抗战时期,林元铨曾被任命为南京国民政府参军处中将高参。1950年11月,他病逝于上海,享年62岁。

8、谢刚哲(1885年—1941年),国民党海军中将,四川华阳人,毕业于福州武备学堂。历任南京临时政府海军部军机处处长、东北海军司令部参谋长、长江江防要塞守备司令部司令等职。谢刚哲是张学良的爱将,抗战爆发后,他追随于学忠等参加抗战,因功晋升为中将。1941年,他病逝于兰州,终年56岁。

9、方念祖,广东人。早年曾入东北海军任职,东北易帜后担任海军肇和舰舰长。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,方念祖参加了虎门海战,在这次战斗中,他重创日舰两艘。不过,由于擅自作战,他最终被判处死刑。

10、龙荣轩(1888年—1941年),广东连州人,早年曾考入日本横须贺海军炮术学校学习,辛亥革命胜利后,就任广东黄埔海军学校教官和建国粤军总司令部军务处少将处长。

龙荣轩作战勇猛,在北伐时期,他曾率部击溃桂系军阀刘震寰。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,他担任国民党训练总监部陆军印刷所所长,授衔少将。1941年9月28日,龙荣轩因病在伦敦去世,终年53岁。

11、范腾霄(1883年—1952年),湖北利川人。毕业于武昌文普通学堂,参加过日知会,曾任湖北军政府海军参谋长、北洋政府参谋本部上校科长、东北海军学校教育长、北伐前敌总指挥部高级参谋等职。范腾霄是东北海军的创始人,他早年曾参加过武昌起义,是湖北军政府的代表。

1928年后,范腾霄就任国民党国大代表。1952年6月18日,他因病逝世,享年69岁。

12、欧阳琳(1887年—1944年),国民党海军中将,江西宜黄人,曾任广东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府军事委员、海军“同安”舰舰长、建国赣军警卫军司令、广东革命政府海军局参谋厅长等职。欧阳琳是欧阳格的堂兄,北伐时期,他曾协助孙中山平定邓本殷之乱,因功晋升为中将。1944年9月7日,他因病在泰和病逝,终年57岁。

13、毛钟才(1881年—1936年),福建闽清人。1901年考入黄埔水师学堂,1904年赴英国深造。曾任东北江防舰队司令、“利绥”舰舰长等职。毛钟才是东北海军的高级将领,在北伐时期,他曾力主维护我国航权,深得国民爱戴。1936年,毛钟才不幸逝世,终年56岁。

14、袁方乔(1894年—1959年),山东荣成人。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,曾任北洋政府渤海舰队“海圻“巡洋舰艇长、东北海军第二舰队队长、青岛市长等职。袁方乔是东北海军的著名将领,他在担任海军舰长期间,大力扩充海军装备,对我国海防作出了一定贡献。1959年,袁方乔病逝于上海。

15、毛慎才(1892年—1957年),福建闽清人。曾任福建马尾长门电光山炮台台长、闽江江防司令等职。毛慎才是民国海军重要将领,在抗战时期,他曾率海军抵御日军入侵,消灭了不少日寇。1957年,毛慎才因病在台北去世,享年66岁。

16、高宪申(1888年—1948年),广东龙门人,毕业于广东黄埔水师学堂。曾任海军“应瑞”舰副舰长、广东军政府海军总司令公署参谋、“永绩”舰舰长、“通济”舰舰长、“平海”舰舰长等职。高宪申是江阴保卫战的英雄,在江阴海战中,他指挥“平海”舰击落日机5架,因功晋升少将。

1946年,高宪申调任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第二署署长。1948年,他因病逝世,终年60岁。

17、舒宗鎏(1894年—1976年),满洲镶黄旗人。广东黄埔海军学校毕业,曾任海军陆战队支队司令、飞鹰舰队副司令、国民党海军华南舰队司令、广西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第二处处长等职。舒宗鎏是海军爱国将领,他早年曾参加过民主革命,是广东西江绥靖公署的参谋长。

解放后,舒宗鎏受邀参加国庆大典。1976年3月,他病逝于北京,享年82岁。

18、周宪章,1897年生于安徽当涂,毕业于吴淞海军学校,曾任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海军处副长、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等职。周宪章是国民党海军中的少壮派将领,1949年,他随第一舰队退往台湾。

19、宋锷(1899年—1976年),湖南湘潭人,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。曾任南京国民政府海军永翔舰航海员、海军教导总队部教务组主任、青岛海军学校教育处主任、驻美海军训练总队总队长、海军总部副参谋长等职。宋锷是国民党海军高级将领,全国解放后,他败走台湾,成为了国民党的海军次长。1976年,宋锷因病在台北病逝,享年77岁。

20、曾国晟(1899年—1979年),福建长乐人,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。曾任“海筹”舰副舰长、“江鲲”舰舰长、海军布雷分队总指挥、海军总司令部第六署少将署长等职。曾国晟是我党红色特工,全国解放前夕,他于江阴率部起义。1955年,曾国晟出任福建省政协常委。

21、夏孙鹏(1887年—1933年),江苏江阴人。毕业于英国海军学校,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海军总司令部编译委员会主任、海军总司令部训练处处长、福州海军学校校长等职。1933年1月17日,夏孙鹏病逝于吴淞。

22、沈觐冕(1887年—1941年),福建侯官人。毕业于京师大学堂,曾任海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等职。沈觐冕是沈葆桢的曾孙,他擅长草书,曾为一时俊杰。

23、葛保炎,福建闽侯人。1890年考入威海卫水师学堂,曾任清朝“通济”练船管带、“肇和”巡洋舰舰长、海军总司令公署参谋处参谋等职。葛保炎是民国海军著名将领,他曾组织过民国海军法规,是近代航海法规的奠基人之一。

24、郑滋樨(1869年—1944年),福建闽县人。毕业于天津水师学堂,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兵工署长、海军军械处处长等职。郑滋樨是海军轮机试验的开创者,他主持海军期间,曾修筑了大量的试机厂、试炮厂,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海军的实力。1944年,他因病逝世于上海,享年75岁。

25、郁邦彦,江苏吴县人,曾任“海圻”巡洋舰驾驶三副、“江元”炮舰管带、“江亨”炮舰舰长、“建威”驱逐舰舰长、海军马尾要港司令等职。郁邦彦是国民党海军少将,他曾参加过江阴抗战,立有一定战功。

26、张承愈,江苏江宁人,毕业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。曾任北洋政府海军部军需司司计科科员、海军练习舰队军需长、安国军政府军事部海军署军需司科长、海军部经理处会计科科长、南京国民政府海军总司令部军需处少将处处长等职。张承愈是东北海军的代表人物,1949年,他撤往台湾。

上述26人皆是民国海军的代表,其中,曾以鼎、田士捷、杨宣诚、林元铨、谢刚哲、欧阳琳等6人是海军中将。他们都曾为近代海军作出过一定的贡献,值得人们铭记。

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