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盯上加拿大,欧盟立场微妙,加拿大任何动作都将付出高昂代价
你们知道吗?就这两天我看新闻一出,我脑子就嗡了一下。美国真盯上加拿大了?还想要个说法?我靠,别搞笑了。就算特朗普嘴上说的话都能让人一笑了之,可背地里的动作,才是让人心凉的地方。
我跟你讲,特朗普不是白说的。那天我查了个资料,美方再怎么嘴硬,背后可是操作不断。商务部的数据显示,从去年开始,美国对加拿大的能源、钢铁、农产品都在加征关税,名义是“保护美国产业”。但实际上,除了吓唬对方,也在试图拉拢其他国家形成对加拿大的压力。
而且你注意到没有?欧盟对数字服务税的动作,几乎把美国的科技巨头一锅端,欧盟那边几乎没有能够提供一样规模的高科技企业来“反击”美国。这一点,我从欧盟的官方经济报告看得很清楚。它们对谷歌、苹果、facebook这些的数字税政策,已经连续推了几年,想把利润拉回来。这不,今天我还看到了路透社报道,欧盟财政部长直接点明,数字税的收取,是为了“公平”。可谁知道,特朗普那边一看就嗅到了机会。
你说巧不巧?加拿大一看欧盟这么操作,能赚点便宜,也跟着学。对美国高科技企业开刀,这玩意儿是不是在闹?美国的数字巨头在加拿大市场的份额说多不多,说少也不少,突然就被“制服了”。这还不算?我发现加拿大的数字税政策不光是学欧盟玩的,还带了一点“跟风”的味道。你一查,联邦和省级的税收政策都在暗示,要把利润“挤”出来。
这下特朗普终于动了。他们早就摸底知道:加拿大的经济体量、地理位置都很关键。加拿大可是美国的邻居,战略位置一向重要。你要真动手,影响的不仅是短期关系,未来还可能引发一场真正的“绊脚石”。我估摸着,特朗普那天一宣布终止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,就是在试探局势。还说要“把加拿大收编为美国的一个州”——我靠,这不是吹牛,这是在试验一张大牌。
我觉得,特朗普其实心里很明白:加拿大要是真闹出点事,就像踩在了他的“底线上”。他靠的是这种“威胁感”在施压。加拿大在国际上其实也算稳妥,毕竟他们的GDP不过1.8万亿美元(数据来自世界银行2018年报告),比中美都还小不少,但战略地位不容忽视。这点,特朗普很清楚,也不愿意带着这种潜在的风险一直走下去。
你这一场“关税谈判游戏”,其实就是大国“暗战”的一部分。如果欧盟都能把高科技企业的税收、反垄断都作为棋子,那么加拿大也不可能置身事外。这不是简单的关税问题,而是背后潜藏的利益分配和全球战略布局。美国在国际高科技领域的优势,逐步被欧洲蚕食,这让他们愤怒——也更愿意用贸易保护的手段扯开话题。
而我更喜欢调侃的是,这种博弈里,普通民众算什么?能不能感受到,身边的小生意、工作岗位、未来的稳定都在被牵扯着?咱们吃个饭都能感受到物价浮动,关税一变,电子产品、汽车、农产品价就跟着跳。你说,国际关系搞得风起云涌,咱能得到点什么好处?还是只剩“看热闹”?
最让我纳闷的是,像加拿大这种地理政治位置的重要国家,能在这场“高层暗战”里边当个“棋子”吗?难说。到头来,谁占了上风还不好说。只不过我觉得啊,不能光盯着这些大动作,其实里面隐藏的趋势更值得关注。就说欧洲那边,数字税不是一年两年了,他们终于想用经济手段跟美国“抗衡”。但是,这样的动作是想打破美国对全球市场的单极控制。
而中国呢?倒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看,这一轮的“国际关系折腾”,可能会推动更多国家加快自主创新,不甘再受制于人。只是在这之前,谁都跑不了那种“被利用”的套路。毕竟,这场关税、数字税的游戏,终究还是利益的较量。
我不禁想问:当年加拿大为了加入NAFTA(北美自由贸易协定),拼命让步,现在是不是该想想,外边那点虚高的“合作”和“友谊”,究竟值几个价?特朗普说要让美国“更强大”,其实不过是在寻根究底的过程中,把人够得越深,风险越大。
你看,整个世界都没平静,连加拿大都染了“逐利”的色彩。问题是,今天的利益游戏,到明天会变成什么?怎么就没人告诉这些国家,甭管是玩数字税还是关税,最终受伤的还得是自己?这场游戏,是真拼谁能撑得久,也是真拼谁更善于利用那些微妙的局势。
反正我觉得,搞这些,大伙都是在搅局。未来如何?谁知道?不看好这个局势能走得多稳,反正我只知道,蒙在鼓里,越看越觉得像被骗了前面那一层纸,也不是什么大事,但总觉得危险就在眼前,别以为闹得再欢快,我们都可以潇洒走一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