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一坑四弹技术,中国非常成熟,解放军海军,为何没有装备?

最近几年,全球海军圈子里刮起了一阵"一坑四弹"的风潮。从美国佬的增程型海麻雀,到欧洲人的紫菀15,再到俄罗斯的9M96E1,就连海峡对岸都捣鼓出了海剑2,这技术简直成了各国海军的"香饽饽"。可奇怪的是,咱们解放军海军明明掌握着这门手艺,珠海航展上还亮过相,咋就迟迟不见自家军舰用上呢?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。

要说这"一坑四弹"技术,说白了就是在同一个导弹发射井里塞进四枚防空导弹。美国人的MK41垂发系统,平时装标准2导弹能打160多公里,换上增程型海麻雀立马变成四枚,可射程直接腰斩到50公里。欧洲人玩的紫菀15更绝,30公里的射程配上50G的机动过载,听起来挺唬人,实战中对付亚音速反舰导弹都够呛。这就好比把狙击枪换成四把手枪,火力密度是上去了,可杀伤距离和威力立马掉档。

解放军海军这些年发展的路子跟别人不太一样。红旗9B负责远程防空,射程超过200公里;红旗16系列管中程防御,最新改进型射程直奔100公里。这套组合拳打出来,对付的是啥?那可是强敌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、隐身战机组成的饱和攻击群。在这种刀尖对麦芒的对抗中,"一坑四弹"那些射程三五十公里的导弹,就跟拿滋水枪对付坦克似的,看着热闹,实际用处有限。

珠海航展上亮相的FM3000N防空导弹确实能玩"一坑四弹",45公里射程配上主动雷达制导,技术指标比欧洲紫菀15还漂亮。可咱们的052D驱逐舰、055大驱哪个不是冲着大洋决战去的?真要到了拼刺刀的时候,还得靠红旗9B和红旗16这样的"重炮手"。日本海上自卫队最近就回过味来了,新搞的23式舰空导弹放弃"一坑四弹"设计,射程直接拉到200公里级别,明摆着是吃过增程型海麻雀的亏。

海峡对岸的康定级护卫舰倒是把"一坑四弹"玩得挺溜,32个发射单元塞进去128枚海剑2导弹。可仔细想想,这些射程30公里的玩意儿,连咱们的鹰击83都拦不住,更别说鹰击12、鹰击21这些大杀器了。这就好比拿着菜刀上航母甲板比划,架势挺足,真打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

说到底,武器装备的发展得看菜下饭。美国海军搞"一坑四弹",是因为他们航母战斗群有完善的防空体系,海麻雀只要查漏补缺就行。欧洲国家海军规模小,紫菀15对付地中海地区的威胁绰绰有余。可解放军海军要面对的是世界顶级海上对抗,红旗9B和红旗16的搭配就像少林寺的罗汉阵,讲究的是远近结合、攻防一体。
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,咱们的外贸版HT-1E垂发系统明明能玩"一坑四弹",可自用的军舰死活不用。这不是技术不行,而是作战需求不同。好比家里既有冲锋枪也有狙击枪,面对不同敌人自然要挑合适的家伙什。日本人都开始琢磨23式舰空导弹了,说明"一坑四弹"在高端对抗中确实力不从心。

现在想想,解放军海军这个选择挺明智。与其在垂发单元里塞满"小鞭炮",不如多装几枚能真正威胁到敌方高价值目标的"大炮仗"。毕竟现代海战不是比谁导弹数量多,而是看谁能先发现、先开火、先命中。咱们的红旗9B配合055大驱的综合射频系统,这套组合拳打出去,可比128枚海剑2有威慑力多了。

武器装备发展从来不是赶时髦,得根据实际需求来。法国人的紫菀系列玩得转,是因为地中海那巴掌大的地方够用了。美国人敢用海麻雀,是仗着航母舰载机和伯克级的标准导弹撑腰。咱们的军舰要独自面对强敌,自然得把好钢用在刀刃上。下次再看到谁吹嘘"一坑四弹"多先进,不妨问问他们敢不敢用这玩意拦截鹰击21。

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,倡导积极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争议,欢迎监督指正。

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