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换掉泽连斯基,换上扎卢日内?俄:美英乌密谈权力更迭,乌:假消息

阿尔卑斯山一处隐秘的度假别墅内,窗帘紧闭。

美国与英国的高级外交官围坐在长桌一侧,目光聚焦于三位乌克兰来客——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、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,以及驻英国大使扎卢日内。

俄对外情报局宣称,这场密谈的核心议题直指基辅权力更迭:英美明确要求以扎卢日内取代现任总统泽连斯基。

消息传回基辅的几小时内,乌克兰国防情报总局紧急发布声明。

“虚假信息! ”声明直指俄情报局长纳雷什金试图撕裂乌军政高层团结,转移国际社会对前线的关注。

但耐人寻味的是,乌方未否认扎卢日内参会事实,仅轻描淡写称之为“常规外交接触”。

几乎同一时间,基辅独立广场的抗议声浪正冲击总统府围墙。

上千名民众手持“停止腐败”“泽连斯基下台”的标语,高喊口号。

导火索是一周前总统签署的法案——该法案剥夺国家反腐机构的独立起诉权,将其置于总检察长控制之下。

尽管舆论压力迫使泽连斯基次日提出修正案,民众的怒火已难以平息。

这场抗议暴露的远不止反腐危机。

征兵办公室外,逃避兵役的青年与军属爆发肢体冲突;超市货架上,面粉价格比战前暴涨300%;前线医院里,缺药的士兵在社交媒体控诉“后方抛弃了我们”。

泽连斯基的民调支持率在7月跌至49%,而远在伦敦的扎卢日内仍以72%的信任度碾压现总统。

扎卢日内的政治资本源于战场。

2022年赫尔松战役中,他指挥乌军重创俄精锐空降师,夺回第聂伯河西岸,被西方媒体捧为“抗俄象征”。

但胜利光环在2023年夏季反攻失败后碎裂。

泽连斯基公开指责他“战术保守”,扎卢日内则反击总统办公室“外行干预军事”。

两人的矛盾本质是生存路线的对决。

扎卢日内主张“保存有生力量”,认为乌军应依托工事消耗俄军而非冒险反攻。

他私下向美方传递的信号更直白:“先想如何活下来,再想如何赢战争”。

这与泽连斯基“寸土不让”的强硬叙事形成尖锐对立。

西方天平正倾向扎卢日内。

特朗普上台后冻结300枚“海马斯”火箭弹交付,F-16培训计划仅完成17%。

五角大楼被曝早在2024年初就施压泽连斯基解职扎卢日内,理由是后者“阻碍美乌战略协同”。

而扎卢日内任驻英大使后,成功推动英国签署十年军援协议,更强化了西方对其“务实派”的标签。

泽连斯基的危机不止于外部抛弃。

总统法定任期已于2024年5月20日结束,戒严令成为延续权力的唯一依据。

7月25日,他再度签署法令将戒严延长至11月5日,彻底取消年内选举。

当被记者质问权力合法性时,他的回答带着疲惫:“战争中没有完美的民主。 ”

军方暗流加剧政权动荡。

叶尔马克和布达诺夫在阿尔卑斯密会中向英美承诺“服从权力过渡”,换取职位保障。

而早在2023年,泽连斯基就试图剥夺扎卢日内军权,却因陆军司令瑟尔斯基等将领拒绝接任而受阻。

如今,布达诺夫掌控的情报系统与扎卢日内在军中的旧部,正形成潜在权力联盟。

俄军的炮火未给基辅喘息之机。

顿巴斯前线,16万俄军猛攻恰西夫亚尔高地,试图切断乌军补给命脉。

战报显示,乌军日均推进不足百米,而欧盟承诺的百万发炮弹仅到位三成。

一名前线营长在加密通讯中抱怨:“士兵们问,我们究竟为谁而死? ”

扎卢日内近期在乌克兰版《Vogue》的专栏文章引发新解读。

“乌克兰让欧洲有机会构建新安全架构”,他刻意避开现任政府功绩,转而强调“民众的牺牲塑造国家未来”。

当被英国记者问及是否渴望总统职位时,他微笑着转移话题:“大使的职责是争取更多坦克。 ”

总统府内,泽连斯基连夜召集安全会议。

幕僚警告他,反腐抗议只是社会崩溃的前兆。

GDP较战前萎缩30%,国库90%依赖外援,若西方断供三个月,乌克兰财政将彻底崩盘。

会议桌上摊开的民调数据更触目惊心:72%民众认为国家方向错误,仅15%信任议会。

权力更迭的传闻已渗透战场。

第93机械化旅的士兵在战壕里刷手机,热议扎卢日内重返基辅的可能性。

“他能让美国人送来火箭炮,”一名中士对战友低语,“而我们现在连止血带都要自费购买。 ”

不远处,俄军无人机嗡嗡声穿透夜色,新一轮炮击即将开始。

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