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
解放战争中聂帅的职务高于徐帅,为什么授衔时徐帅排名在聂帅前面

在打仗的解放年代,聂荣臻大将是华北军区的头儿,徐向前大将则是他的得力助手,排在副司令的位置上。可以说,那时候徐向前大将是聂荣臻大将手下的将领。

但新中国成立后,徐向前元帅成了解放军的总参谋长,而聂荣臻元帅则担任了副总参谋长的职位。这样一来,聂荣臻元帅就成了徐向前元帅的副手。这事儿挺让人好奇的,怎么会这样呢?

聂荣臻大将曾在黄埔军校当过教政治的老师,而徐向前大将则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。在黄埔军校那会儿,聂荣臻大将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要比徐向前大将大一些。

之后,聂荣臻大将军也加入了南昌起义,并且在起义时成为了第11军的党代表。而徐向前大将军呢,他参与了广州起义,还当过赤卫队的领头人。不过那会儿,聂荣臻大将军的军事职位还是比徐向前大将军要高一些。

之后,聂帅还当上了中央军委的参谋长,红军政治部的二把手,以及红一军团的政委。

在土地革命打仗那会儿,他参与了指挥漳州那场大战。后来红一方面军要长征,蒋介石设了四道封锁线来阻拦。这时候,聂荣臻和林彪带着红一军团,特别勇猛,一连冲破了蒋介石的前三道封锁线,给中央红军开出了一条突围的路。

在湘江战役那会儿,红一军团由我指挥,跟国民党军在湘江边上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杀。尽管我们损失很大,战士们伤亡不少,但我们还是冲破了国民党军的最后一道封锁线。

长征路上,红一军团在带领下,经历了好多场硬仗:四次横渡赤水河,巧妙过了金沙江,火速抢占安顺场,又强行渡过大渡河,飞一般拿下泸定桥,还攻下了超难打的腊子口和直罗镇。

长征路上,他和林彪带着的红一军团无处不在,就像红一方面军在长征路上的一把锋利匕首。

在土地革命那会儿,聂荣臻大将军主要是红一军团的政委,战场上指挥主要靠军团长,他不是直接带兵打仗的头儿。不过,他的大功不在于指挥战斗,而在于政治工作做得特别棒。红一军团之所以能兵强马壮,聂荣臻大将军的政治领导才能可是起了大作用。

在土地革命战争那会儿,徐向前元帅主要在湖北、河南、安徽交界的苏区和四川、陕西交界的苏区打仗。

1929年6月,他被调到鄂东北工作,先后当过中国工农红军第31师的副头儿、第1师的师长、第一军的副军长、第四军的参谋长,最后还当上了第四军的军长和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。

他在鄂豫皖苏区打过前两次反“围剿”战斗,后来当上了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,又带着队伍打了第三次反“围剿”。

在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对抗敌人包围时,徐向前元帅一连串地指挥了好几场大战,包括黄安战斗、商潢激战、苏家埠大战和潢光交锋。

黄安战斗干掉了敌人1万5,商潢战斗又灭了5千,苏家埠战斗大胜,歼敌3万多,潢光战斗也不含糊,歼敌上万。这四场大战加起来,一共让敌人少了六万多兵马。这样的辉煌成绩,在土地革命那会儿可真是不多见。

粟裕在解放战争那会儿,打的苏中七仗仗仗都赢,可也就打死了五万多敌人。你得明白,这可是解放战争啊。那时候,能打死六万以上敌人的大战,其实也没几场。

鄂豫皖苏区经历第四次大围剿时,国民党调来了30万大军,想把鄂豫皖的红军全包围。可徐向前元帅带着红四方面军1万多勇士,用超群的智慧,在30万敌军中灵活周旋,最终成功突围。这一万多人的队伍,不仅没被消灭,反而壮大到1万4千人,顺利到达了四川。

红四方面军刚一到四川,还没站稳脚跟呢,四川的两位军阀田颂尧和孙震就急了,他们联合了6万大军,分成了三路,浩浩荡荡地向红四方面军扑了过来。

徐向前元帅冷静指挥,经过整整一个月的战斗,红军第四方面军成功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攻,消灭了一万多敌人,粉碎了国民党对红军第四方面军的三面夹击计划。

国民党军队失败后并不死心,很快又纠集了20万大军,分成六路去攻打红四方面军。这次战斗是红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,人们称之为川陕反六路围攻战。在这场大战中,双方加起来有近30万人,国民党那边有20万,而红四方面军则有8万多勇士参战。

徐向前元帅巧施妙计,把战线缩短,一下子就把国民党的20万大军给打垮了,还消灭了他们8万多士兵。红四方面军这次真是打了一个大胜仗,战绩非常耀眼。

在土地革命战争那会儿,徐向前元帅打仗常常是赢多输少。虽说也有像百丈关西征那样的挫折,可他总是能把红四方面军从险境里一次次带出来。

每次打仗都是人少的一方赢,弱的一方胜,这指挥水平真是没得说。比起聂荣臻元帅,徐向前元帅在红四方面军里是独自带一个方面军打仗的,所以那时候在军队里,徐向前元帅的地位要比聂荣臻元帅高一些。

当一四方面军汇合后,他们成立了红军前线指挥部,徐向前元帅被选为总指挥,而那时候聂帅只是红一军的政委。在红军时代,论起战功和贡献,徐帅稍微比聂帅多一些。

抗战那会儿,聂荣臻大将军是八路军115师的副头儿,徐向前大将军呢,则是八路军129师的二把手。刚开始打仗那会儿,他俩的官职差不多,都是平起平坐的。

之后,聂荣臻大将军独自率领三千勇士,开辟出了晋察冀这片抗日战场。与此同时,徐向前大将军也建立了冀南抗日根据地。

聂荣臻大将军把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设成了榜样。他亲自担任晋察冀军区的司令员,那时候的聂大将军就像是这一带的大将军领袖,负责军区的军事大事。

1939年,徐向前元帅告别了冀南抗日根据地,去做了八路军第一纵队的司令员,又一次挑起了大梁,亲自指挥一支队伍独立打仗。

在担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一年后,徐向前便告别了山东,前往了延安。

在延安时,他因为受伤没能再回队伍,就直接回了山东。后来,他又做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副头儿,成了大军区的二把手,而聂帅呢,那时候已经是晋察冀军区的司令了。

聂帅的职位又一次比徐帅高了,到了抗战快结束时,徐帅接手了抗日军政大学当校长,亲自上阵打仗的机会就变得很少了。

在打仗的解放岁月里,聂荣臻是晋察冀野战军的头儿,他带着部队打了大同、张家口、清风店还有石家庄这几场大战。

徐向前元帅在解放战争那会儿,是晋冀鲁豫军区的二把手,他参与了指挥运城和临汾这两场大战。

临汾战役结束后,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个军区合并在一起,成了新的华北军区。因为聂荣臻元帅原本是晋察冀军区的头儿,而徐向前元帅在晋冀鲁豫军区只是二把手,所以华北军区的司令员职位自然就落到了聂荣臻元帅肩上,徐向前元帅则做了副司令员。

这时候,聂荣臻元帅再次成为了徐帅的领导,不过徐向前元帅并没在华北军区司令部待着,而是独自在山西负责指挥战斗。

在山西战场上,先后领导了运城、临汾、晋中、太原这几大战斗,把山西境内的国民党军队打得落花流水,消灭了他们将近30万人。

聂帅的战斗成果并不算突出,集宁战役失利后,晋察冀军区失去了张家口,部队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。这种状况直到清风店战役后才慢慢改观,不过双方还是势均力敌,没有形成战略上的大反攻。

徐将军带着好几万地方军队,一直采用积极进攻的战斗方式。在指挥打仗这方面,徐将军确实更胜一筹。

但这可不是说聂帅的指挥水平不行,只是他手下能指挥的兵马不超过20万,相比之下,傅作义有50多万大军呢。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,聂帅这边都没有优势。能拖住傅作义,就已经很了不起了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徐向前当上了总参谋长,聂荣臻则做了副总参谋长,这样一来,徐帅又成了聂帅的上司。

1955年授衔的时候,徐帅自然是排在了聂帅的前头。

#百家说史# #6月发文冲刺# 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
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