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俄罗斯人如此自信:即使失去西伯利亚,中国人也未必想要
你知道吗?西伯利亚的面积差不多相当于180个江苏,几乎等于中国和印度两大人口大国加在一起的一半土地。而这块超级大号的“冷冻箱”,如今却被俄罗斯一手掌控。如果不是这个结果,世界地图可能就得重画一遍。这里有个有趣的问题:假如当年俄罗斯没有把西伯利亚收归麾下,世界会是什么样?是不是会变成另一种“诸侯争霸”,还是会引发更大的地缘震荡?许多俄罗斯网友最近就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:俄罗斯要是没吞并西伯利亚,会不会像一盘散沙,风一吹就没了?还是世界会迎来一场分赃大战?咱们不妨一起掰扯掰扯。
这事儿争议可大了。有的网友拍着桌子说,失去西伯利亚,俄罗斯就像丢了裤子的巨人,既没战略纵深,也没资源保障。另一些人则反驳:根本不至于亡国!有地理、有气候、有战略眼光,难道俄罗斯就只能靠买地撑门面?最刺激的是,有人居然脑补出中亚游牧民族卷土重来,围着俄罗斯“跑马圈地”。还有人说,英国、法国这些欧洲老牌劲旅一看没人管,肯定抢夺西伯利亚,转头又会拿来当自家后院。到底怎么选,谁都说得头头是道,但没一个敢拍板说这历史假设绝对不会发生。真有当年中国长城一样的超级防线绵延万里吗?还是一不小心被滑雪旅游公司承包了?这么多猜测,到底真相在哪儿?
大家西伯利亚可不是随便种地的好地方。冬天动不动就是零下几十度,夏天一眨眼又回到寒冷。历史上,这块地谁都有点心思,但真要拿下,谁都得琢磨琢磨杰克·伦敦的北极故事是不是自己的真实写照。俄罗斯的“东扩”,其实是被蒙古、鞑靼游牧民族逼得没办法。一边是欧洲列强虎视眈眈,一边是南面的游牧大军天天冲着莫斯科吆喝。这时就像棋盘上的一盘残局,西伯利亚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。俄罗斯靠领土才有底气顶住法国、德意志来的冲击。普通老百姓咋看呢?有人感慨,要没有雪原撑场面,连冬天都没饭吃。也有人操心,真要回来一个英国殖民时代,西伯利亚会不会变成殖民地,原住民惨遇清除,喝雪化水都成奢侈。更热心的直接算账,说没了西伯利亚,俄罗斯就相当于被卡成了“欧洲小清新”,再也不是能顶得住全球大风浪的巨无霸。
问题说了半天,好像一切都停住了。现在俄罗斯也不是总在担心“被灭国”,日子过得挺稳当。网上一批人开始唱起反调,觉得西伯利亚这块地其实“性价比”没那么高。无数资源都还没挖光,人口稀少到邻居见不着面,搞发展也麻烦。还有人把西伯利亚看作为“战略包袱”,天气太冷,维护军队、修铁路、基础设施的投资,远远超过其产出。至于外国列强会不会抢,反方觉得大概率不至于。毕竟拿下冷原子弹一样的地皮,还得把自己的大本营输进冰箱。更有学者提出“现代战争主要靠科技,纵深未必有那么大用”,觉得俄罗斯老拿地广资源多说事儿,是过时的套路。正方听了气不打一处来,表示“你们瞎想”,但也没法否认,西伯利亚确实不是乐园。
就在大家快以为这就是结局时,网络又炸了。俄国历史专家开口:你们把西伯利亚看成废地,其实这里埋着俄罗斯国运的一根针。纳粹德国的军队在二战期间就是因为碰不上西伯利亚的“泥坑”,才吃了大亏。没有这块战略缓冲区,莫斯科都得天天练自卫操。法国拿破仑大军当年败退,也是被俄罗斯广阔的领土和冰雪困住。原来所有关于“资源浪费、地广人稀”的吐槽,到了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绳索。更震撼的是,假如那会儿英国、法国真渗进西伯利亚,世界可能就变成“分裂的冰原帝国”,美国可能甚至会打着“解放原住民”的旗号跑去分地。中亚游牧民族也不会客气,可能重新卷土重来,草原又变成了战场。全世界的地缘格局可能就不是咱们今天熟悉的样子了。
世事真是说变就变。当下西伯利亚似乎很安全,俄罗斯稳稳当当。但仔细这种“表面平静”下却埋着新问题。比如资源开发难度越来越大,人口流失严重,气候变暖让冻土层塌方,俄国政府头疼得很。网络评论区有人嘲讽,如果哪天油气资源枯竭,人都跑光了,西伯利亚又成了争夺的“无主之地”。此外地缘政治上,中美、欧洲各方都在找机会插手,俄罗斯护土压力前所未有。你说西伯利亚不是肥肉,别的国家还真不信。各方为利益分歧越来越大,谁都打自己的算盘。俄国担忧中国是不是哪天扭头来抢,虽然历史上中国农耕为主,对西伯利亚热情一般,但互联网时代啥都可能变。俄国的邻居看着广阔无人的冰原,也都蠢蠢欲动。谁能保证再过几十年不来一场新“分疆运动”?
这么大的雪原不是白来的。俄罗斯人老讲“没有西伯利亚就没有俄罗斯”,可真要这么说,听起来也有点“自恋”。要真如反方说的,地广人稀、资源难挖,只是包袱,那俄罗斯还不是像背了一麻袋土豆,走一步掉五个。但是如果没了这块“马甲”,遇上强敌,还不是被人按着头喝雪水?有些人夸俄罗斯是靠智慧长时间制霸西伯利亚,其实不过是被历史推着往前走罢了。你说地缘政治就靠抢地皮,现代人听了都得哈哈笑。西伯利亚到底是脊梁还是障碍,俄罗斯自己就快分不清了。从中国角度有西伯利亚这个“天然大墙”,确实减少东线麻烦,不用天天想着邻居会不会来敲门。只是全球化、科技、新产业时代,这“地广人稀”模式还能撑多久?俄罗斯自我安慰式的夸奖,或许也只是怕说出来“没了西伯利亚”,日子就真过不下去了。
讲了这么多,你觉得西伯利亚到底是俄罗斯的护身符,还是拖油瓶?有的人说,没有这块“冰原大宝”,俄罗斯早被欧洲列强分成肉馅饼了。另一拨人则说,地广人稀、资源难挖、管理成本高,俄罗斯其实是啃着沙发过日子,硬撑门面。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说法?要是让你选,西伯利亚这块地是该放手还是死守?欢迎留言,聊聊你怎么一起拆穿“地理安全感”的真真假假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