贝森特态度转变,撤销对华制裁,中美经贸谈判释新信号
压力上来,全网关注。中美会谈落幕后,本以为又是一轮你来我往的关税加码,没想到贝森特来了个急刹车。前脚还说要把对华关税上调到三位数,后脚就宣布撤销十二项对华制裁,不止如此,转天贝森特上社交媒体,措辞都变了,对中国的称呼突然多了“伟大国家”,语气客气得有点不太像以前的贝森特。
绕回头看看那天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第三轮经贸谈判,气氛外松内紧。外头有人送鲜花、有人举标语,屋子里气场拉满。贝森特强势开场,把三位数关税这种话丢出来,这谁听着都觉得有点难缠。压在中美头上的暂停互加关税协议就快要到期,一沓协议摊在桌上,市场和媒体想看点大新闻。可中国代表团气定神闲,外交部答得明明白白,“谈打结合”没变,本来就没怕过贸易战。
贝森特觉得压力大。回到美国接受采访,风向一下转了。配合着CNBC,贝森特说全球离不开中美经贸合作,那架势像是昨晚睡一觉梦醒了,当即宣布撤销十二项对华反制措施,还说他相信双方能达成协议。这波转弯,网友一边讽刺“前天刚搞威胁,今天突然逆向营业”,一边把贝森特的社交账号评论区变成了段子现场。有人说“是不是喝了中国茶”,还有人发表情包调侃“现实教做人”。
这十二项制裁,看着挺吓人,真要继续推进,对美国自己影响其实更大。很多措施早前逐条被中国针对性反制,当时刺激美股连续震荡。稀土这一块,中国手上把控着全球九成的高端提纯技术,搞半导体、做新能源电池,不是说换供应商就能换。特朗普当年搞“美国优先”,白宫往死里怼,结果华尔街、硅谷企业、农场主,全都发嫌弃的公开声明,该投谁不投谁。
金融圈那边早就受不了了。美联储加不了息,通胀滚着往上爬,美国企业利润掉头向下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也摆在那里,“要是关税继续拖下去,明年美国企业利润少四个百分点,老百姓买平板、戴耳机,都得多掏钱。”市场上最忌讳不确定性,谁都明白,“两边合则双赢、分则俱伤”,生意咋做看成本,不看口号。
中国这边完全不接话茬。外部扰动来了就说正常应对,经济版图拉得更长远点,东盟、日本、韩国、俄罗斯的合作一直没停。外交部那句“不是旧中国,列强梦做够了可以醒了”,说得也是大实话,现在的中国,无论产业还是科技,谁真想切割链条,最后吃亏的会是全世界消费者和美国自己的公司。全球80%的智能手机、近八成的电脑显示器都要靠中国制造,这生产链美国真切得了?苹果、戴尔、惠普背后的供应链环环相扣,价钱一上去,消费者钱包割肉,企业利润线闪红。
美债那头更悬着。国债体量刷新纪录,债务上限又卡着脖子。早些年还能靠美元霸气印钱、吸全球热钱,现在谁都看出来,没人继续接盘美债,美国财政部发债都得看中国、欧盟、沙特脸色。“加税”和“脱钩”?市场没信心,风险溢价高企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连降息都敢拒,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冲到4.4%以上,借钱成本直线上扬,这年头搞大规模贸易战,自己先凉一半。
就连欧盟,也不带帮腔的意思。中美谈判完没两天,欧盟那头先闹腾,关税码到15%,德国总理说“谈得不理想”,荷兰领导人更直接点名“最好零关税”,其实都在找下台阶。不满意就不满意,前段时间欧盟还特意列了一份对美210亿欧元反制清单,要是哪天美国真撸欧洲,欧盟随时提抗议,这还不算美农产品、飞机和汽车出口那俩大金主趴窝。
现实摆着,全球主流经济体,高高低低全跟中国捆着产业链。美方既要叫板中国、又拉不住欧洲,这边制裁、那边免谈,两头怕得罪,结果内外都未讨好。和中国谈不拢,和欧盟丢面子,一轮下来,贝森特的“狠话”转瞬就得自圆其说。撤销十二项制裁也不是啥多稀奇事件,更多是美方在贸易战棋局里被现实按住脸摁了一把,缓一缓表态,好让华尔街、企业圈消消火。毕竟美国金融系统和全球产业链早就是你中有我、一损俱损。撤销与否,终归还是看得失,不看面子。
中国该怎么做照做不误。和韩国这一轮外交官磋商,重启九年没开过的对话机制,经贸合作放明位置,不掺杂任何欧美因素,强调“共同利益优先”,信号比啥都实在。亚太经合组织框架底下,邻国都愿意跟中国回桌上坐,美国想掺一脚发现自己牌不够了。
海军方面,中俄联合演习一次次来,从黄海到俄罗斯太平洋出发点。演习内容不是单纯比武器装备,更看意志协同和行动配合。救援、反潜、巡航,每一项都是真实场景的模拟,就是要告诉关心地区安全的国家:选择捆绑关系多一点,担心对手没必要,合作可比对抗更踏实。
这场“制裁-反制-撤销-示好”的拉锯战说到底是全球利益争取,经济话语权的主动争夺。中国沉得住气,让对手自我打脸,靠的是自己市场规模和产业能力,真能用时间换空间,中国手里的底气越来越足。美国每轮强硬到收敛,说白了是现实逼出来的,不是情愿。
谁都明白这点,现在看,合则两利、斗则两伤的戏码会长时间存在,台面下还会有更多技术角力、标准竞争。中国不主动打贸易战,也绝不怕任何压力,拿捏准节奏,做好自己的事,外面谁变脸快都不重要。
贝森特转变、撤销制裁,态度客气了,不代表美国后面不会还有新动作。中国该应对的全准备妥当,市场、产业、军事、外交几层防护网都在加固。全球经济是一盘棋,利益面前谁都不敢随便出招。
现在,谈判桌上的中国,已经不是上世纪那个随波逐流的角色。最大底牌,其实是产业和市场,谁都离不开。美国能否接住现实,关键看自己选择,天平一头比一头分量重。
这轮逆转才刚开始,谁能把握主动,一目了然。
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,如涉及权益问题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