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价创历史新高,中国连续8个月增持,背后藏着什么战略
2025年7月21日深夜,国际黄金市场突然掀起巨浪。现货黄金价格在22分钟内飙升1.5%,强势突破3400美元/盎司大关,COMEX期货黄金同步创下3412美元/盎司的新高。这场突如其来的暴涨,不仅让全球投资者心跳加速,更揭开了各国央行疯狂囤积黄金的惊人真相。
当普通投资者还在为股市震荡焦虑时,中国央行已悄然完成第八次黄金增持。截至6月末,中国黄金储备达到2298.55吨,仅6月单月就增加7万盎司。这种增持力度绝非偶然,世界黄金协会最新调查显示,95%的受访央行计划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黄金,创下八年新高。土耳其连续10个月增持、波兰一季度购金量占全球12%、俄罗斯用黄金替代被冻结的美元资产。这场全球性的"黄金竞赛"早已超越单纯的投资行为。
在山东黄金的半年报预告中,25.5亿元净利润同比激增120%的数据格外刺眼。这家黄金龙头企业的股价自年初已上涨67%,其山东莱州金矿的日处理量从8000吨提升至1.2万吨。中润资源更凭借斐济金矿技改,净利润增幅突破190%。但真正令人震撼的是紫金矿业。这家全球矿企巨头仅用半年就狂赚232亿元,相当于每天净入1.28亿元。当这些企业财报与央行购金数据叠加,一个惊人的事实浮出水面:全球每卖出10吨黄金,就有超过3吨流向各国央行金库。
地缘政治的惊涛骇浪正在重塑全球金融版图。特朗普政府4月推出的"解放日关税"引发市场剧烈震荡,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单周暴跌23个基点。这种政策反复直接导致美元在全球储备中的份额跌至46%,创15年新低。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,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达1136吨,是十年前年均水平的2.3倍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新兴市场央行购金占比已从35%跃升至68%,其中印度央行今年一季度购入28吨黄金,创下该国单季购金纪录。
在深圳水贝黄金批发市场,金价突破620元/克后依然供不应求。这个全球最大的黄金加工集散地,每天有超过300公斤黄金从这里流向消费者。但更庞大的暗流涌动在资本市场。上海黄金交易所的AU9999合约成交量连续三个月维持在日均200吨以上。当普通投资者还在争论金价是否见顶时,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的持仓量已悄然回升至952吨,较五月份低点反弹12%。
中国央行的购金策略藏着更深层的战略布局。随着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(CIPS)覆盖111个国家,黄金正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"压舱石"。在沙特对华石油贸易中,人民币结算比例已突破35%,其中黄金储备的支撑作用不容小觑。这种布局正在产生连锁反应:当俄罗斯用黄金结算天然气时,当伊朗用黄金进口药品时,黄金正在构建独立于美元的平行支付体系。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,78%的央行认为黄金的"零违约风险"特性是增持主因,这个比例在新兴市场高达91%。
全球金矿巨头们正开足马力扩大产能。巴里克黄金在阿拉斯加的新矿场提前半年投产,纽蒙特矿业投资50亿美元扩建内华达矿区。但供应端的增长远不及需求膨胀。全球金矿产量连续五年徘徊在3500吨左右,而仅2025年上半年央行购金量就达244吨。这种供需失衡直接反映在价格上:伦敦现货金较COMEX期货溢价扩大至每盎司18美元,创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。
普通投资者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困惑。当上海阿姨们排队抢购金条时,国际投行却在发布看空报告。高盛最新研报预测金价可能冲击4000美元,但摩根士丹利警告短期回调风险。这种分歧在黄金期货市场尤为明显:COMEX非商业净多头持仓维持在30万手高位,但未平仓合约数量较峰值下降18%。更微妙的是,全球黄金ETF持仓量在六月份出现18亿美元净流出,但中国投资者通过银行渠道购金量同比激增47%。
在这场黄金盛宴中,没有人是旁观者。从南非矿工到上海炒金客,从各国央行行长到华尔街交易员,所有人都在重新评估黄金的价值。当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43%的央行计划增持黄金时,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决策博弈。而中国央行连续八个月的增持,正在书写新的全球货币叙事。在这个故事里,黄金不再是古老的财富象征,而是大国博弈的金融盾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