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
日本参议院选举冷门:自民党遇挫,石破茂能否挺过8月关税大限?

日本政坛有点乱,石破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。7月21号的参议院选举,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杀出重围,石破茂所在的执政联盟反倒丢了大本营。

这一下,石破茂的位子变得比大阪的天气还难琢磨,阴晴不定。

他本人倒没急着跳船。投票刚一落下帷幕,这位68岁的首相在NHK镜头前板着脸说,会“严肃地”接受这个“严峻结果”。翻译一下,这就是认栽但还要撑。

别急着同情。去年10月的众议院,他就已经丢了自民党最值钱的王牌。党内根基本来就不稳,现在手里连参议院的多数席位都保不住,还嘴硬要“谦卑且认真”应对。对,就是这种越说越认真,越认真越耍无赖的姿态。

问题是,日本这阶段真不是能“认真”就能过去的日子。

参议院改选一半席位,结果自民党和公明党,只捞到47席,差一点就跌出多数行列。还有1个席位悬着,悬得石破茂心也跟着悬。

如果只是政坛小地震倒罢了。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,日本还得拖着这个不稳的政府,几天后转身去美国谈生死攸关的关税协议。

说是谈判,其实更像是到美国交保护费。美方直接给汽车行业加上25%关税,日本最大的出口拳头被卡了一半。石破茂不得不嘴硬:“我们理所当然会全力以赴维护国家利益。”

但话粗理不粗。8月1号前达不成协议,等着日本的,是更残酷的经济打击。

本来日本出口就遇冷。官方数据显示对美汽车出口大滑坡,这些车厂撑起全国8%的就业岗位。连锁反应下去,经济滑向技术性衰退就是分分钟的事。

石破茂这一届当家,两手空空。民众看在眼里,心里自然不痛快。出口民调结果一出来,基本宣判了自民党的尴尬命运——他们站在选民最在意的问题上,彻底选错了边。

消费税一刀切,老百姓荷包缩水。物价涨得快,特别是主食大米,砸在老百姓饭桌上。民众顿觉日子紧巴,政府却还坚持得走财政紧缩路线,关心的是跟投资者解释怎么偿还全世界最大的国债。

反倒是反对党抓住机会,主张减税、增福利,票仓迅速聚拢。投票率超过58%,比上次足足高了6个百分点,连“佛系选民”都被唤醒了一部分。

但最意外的,是右翼新星三圣党。从YouTube起家,主打“日本优先”,警惕“外国人悄然涌入”,说得沮丧的青年恍若找到精神家园。疫情期间,这党散播疫苗阴谋论,把边缘话题带到主流。

这次拿下了14席,看起来不多,却够在参议院做关键少数。25岁的永井勇在投票站怼媒体:读研那几年,身边日本人越来越少,政府对外国人撒钱的动作让他极度不安。“日本民众权益有点被忽视了。”这话搁欧洲就是改革党,搁德国就是选择党。

别以为只是极右翼的噱头。去年在日本,外国出生居民有380万,创历史新高。

虽然只占总人口的3%,远低于美国、欧洲那种“大熔炉”。但旅游业一火,外国面孔在大街小巷越来越多。三圣党就抓住了社会的这种微妙情绪,把“被主流忽视”的这波人收编走了。

反观石破茂,背后有个更难缠的问题:要是他扛不住了,下台在即。日本已经二十多年换了十一个首相,每当局势不稳,首相跟过年似的说换就换。自民党自己都没准备好候选人,外头立宪民主党37席,人民民主党22席,局面更加扑朔迷离。

新政治力量进场,民意悄然变天,日本政坛不会一天变脸,但裂痕已经无法掩盖。

政策风向一旦飘忽无常,对外博弈的底气也彻底削弱。谈判桌上如果连自个的椅子都没坐稳,怎么跟美国讲条件?

日本过去总能在外部压力下凝聚共识,这次危险区别在于共识基础变了。经济紧缩、民粹抬头、国家身份焦虑交织到一起。三圣党如果持续攀升,政坛生态还要变。

以为只是一次选举、小小震荡?恰恰相反,这是日本多年的深层矛盾开始浮出水面。

#致伟大胜利#

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